萬思美術:靜物教學要以觀察為先
來源:萬思藝文中心
發布時間:2017-07-24
瀏覽次數:
萬思美術:靜物教學要以觀察為先
靜物教學作為基礎色彩教學的入門課程,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觀察方法。“整體”是觀察色彩的基本要求,“比較”是觀察色彩的關鍵所在,整體觀察取決于是否掌握比較之法,物體的色彩,在很多情況下是比較出來的。
在寫生過程中,要求學生從3個方面比較色彩,即:比色相、比明度、比純度、比冷暖。通過比較實踐,培養敏銳的色彩感覺,逐漸理解色彩現象和色彩變化規律。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,要把握的認知規律:
一、從感性到理性回歸感性
色彩需要感覺,但只憑感覺去認識色彩還是不夠的。“感覺到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即理解它,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我們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。” 認識色彩,必須借助色彩學知識,把感覺加以分析理解,以得到進一步的認識,從而使我們更好地把握住最初的感覺。
二、從整體到局部回歸整體
觀察色彩,一定要從整體著眼,全面地、相互聯系地、互相比較地進行觀察。面對靜物,首先要放開視野,把整組靜物盡收眼底,迅速敏銳地抓住對象色彩總的傾向,確定基調,然后再進一步分析和研究局部的色彩關系,在觀察局部的時候,必須以整體關系為前提。整體觀察并不排斥對局部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,整體和局部是辯證統一的,既要防止見木不見林,也要防止粗枝大葉。
三、從客觀到主觀回歸客觀
繪畫是表現而不是再現,不管是寫實性色彩還是表現性色彩,都要在尊重客觀對象的前提下,對客觀物象進行提煉和處理,融入個人情感。只不過表現性色彩,主觀意識強,注重情感表現,強調畫面本身色彩組合的力度,是客觀物象的主觀表現。基礎色彩,一定要把握好主客觀的辯證關系。
在寫生過程中,要求學生從3個方面比較色彩,即:比色相、比明度、比純度、比冷暖。通過比較實踐,培養敏銳的色彩感覺,逐漸理解色彩現象和色彩變化規律。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,要把握的認知規律:
一、從感性到理性回歸感性
色彩需要感覺,但只憑感覺去認識色彩還是不夠的。“感覺到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即理解它,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我們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。” 認識色彩,必須借助色彩學知識,把感覺加以分析理解,以得到進一步的認識,從而使我們更好地把握住最初的感覺。
二、從整體到局部回歸整體
觀察色彩,一定要從整體著眼,全面地、相互聯系地、互相比較地進行觀察。面對靜物,首先要放開視野,把整組靜物盡收眼底,迅速敏銳地抓住對象色彩總的傾向,確定基調,然后再進一步分析和研究局部的色彩關系,在觀察局部的時候,必須以整體關系為前提。整體觀察并不排斥對局部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,整體和局部是辯證統一的,既要防止見木不見林,也要防止粗枝大葉。
三、從客觀到主觀回歸客觀
繪畫是表現而不是再現,不管是寫實性色彩還是表現性色彩,都要在尊重客觀對象的前提下,對客觀物象進行提煉和處理,融入個人情感。只不過表現性色彩,主觀意識強,注重情感表現,強調畫面本身色彩組合的力度,是客觀物象的主觀表現。基礎色彩,一定要把握好主客觀的辯證關系。
上一篇:萬思美術:深入刻畫
下一篇:萬思美術淺談色彩靜物之色調為重